新華網廣州11月10日電(記者楊霞、毛一竹)10日在廣州舉行的傳統醫藥國際科技大會中醫醫院院長論壇上傳出消息:中醫為我國公眾提供了三分之一的醫療量。來自全國各地的400多位中醫院院長和中醫藥專家共同呼吁,中醫院要充分發揮特色和優勢,為現代社會提供新的醫療保健模式。
由科技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14個部門及廣東省政府聯合世界衛生組織共同主辦的“2009傳統醫藥國際科技大會暨博覽會”9日至11日在廣州舉行。10日進行的全國中醫醫院院長論壇是重頭戲。
在這次論壇上,廣東省中醫院介紹,中醫為我國公眾提供了三分之一的醫療服務量,在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水平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論壇上表示,辦好中醫院不僅是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需要,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是當前全面推動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全國涌現出一大批管理好、中醫藥優勢明顯的中醫院。加強中醫院的特色與優勢,已經成為了廣大中醫院的共識。對于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江西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程兆盛將其解釋為“中醫藥學獨特的治療方法和風采”,也是“中醫藥區別于其他醫學的本質特征”。他認為,與西醫學相比,中醫藥具有療效好、服務靈活、價格低廉、毒副作用小等優勢。
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呂玉波也提出,要把提高臨床療效作為中醫院建設和發展的方向,“在發展中堅持中醫特色,靠中醫優勢發展中醫院”。他們倡導以“五個挖掘”提升中醫的關鍵作用,即努力挖掘和繼承古代經典、文獻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努力挖掘和繼承全國名中醫的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和獨到技術;努力挖掘本院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及豐富的臨床經驗;努力挖掘和繼承中醫特色療法和適宜技術;努力挖掘和整理安全、有效的民間單方、驗方。
此外,程兆盛還認為,中醫具有獨特的預防疾病和保健養生的理論方法,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變、愈后防復是治未病的核心思想體現,對于提高現代人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院姓‘中’”的具體涵義是什么?”提高臨床療效...“和"努力挖掘和繼承..."等等說辭乃老調而已,具體手段如何實施則不得而知,這等于給一個患
傷風感冒病人講了一通上古天真論,什么持滿什么御神怎么怎么的,卻沒有給病人開出一個具體的藥方,哪怕是蔥根鮮
姜煮水喝呢!
哎,現在是需要具體行動的時候了!
-----------首先應該把管理機構分開。再把醫院分開。然后,其他的都好辦。
-----------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實習生 曹微微 通訊員 胡延斌 宋莉萍 李雪) 去看中醫卻常常要接受CT、B超檢查,中醫的“中”是不是越來越弱化?昨天,“全國中醫醫院院長論壇”在廣州舉行,中醫院如何保持中醫藥特色成為眾名老專家、中醫院院長熱切關心的話題。會上,全國95個名醫工作室(站)首次獲得“全國先進名醫工作室(站)”的稱號。
“現在很多中醫院中不中西不西,腳踩兩只船,根本不能發揮中醫的特色”,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一句話點出不少中醫院“死穴”。王國強說,全國有300多個中醫重點學科?,但特色不明顯。中醫院可以考慮在重點專病臨床路徑上多總結規范治療方法。
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呂玉波也表示,西醫有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事實上這些先進手段最初也并非醫學專用,而是先在別的領域運用再用在醫學上。此外,中醫傳統望、聞、問、切有一定局限,“引進先進設備不是用來替代中醫藥,而是發展中醫藥,像CT等這些技術也是中醫望聞問切的延伸”。
中醫院如何保持“中”特色?與會不少名老專家、院長認為要從中醫藥文獻和經驗出發。如對中國幾千年的文獻典籍進行理論總結和整理;總結名老中醫的臨床經驗和獨到的治療方法;挖掘和繼承中醫特色療法和適宜技術;挖掘和整理安全、有效的民間單方、驗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經建立“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基地”, 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中醫藥特色療法的“尋寶”,收集并開展250多項中醫特色療法。
-----------我認為中醫也要搞醫藥分家,但是前提必須是提高醫生診費.現在很多醫生靠藥費賺錢這都是不爭的事實,這是可以理解,我也是醫藥大學畢業的,在學校的時候,已經被毒化了,順便說一下(
,現在的大學普遍其實使廣大農民貧窮的一個最大因素,都說只是改變命運,但是一路走來,知識沒學多少,我們卻付出了健康和純真之心的代價.從大學畢業的,可以隨便問問大學畢業大醫學生.那個不想盡快多賺點錢.以補回上大學的幾萬元,找工作的幾萬元好處費,買房子的十幾萬,幾十萬.)
所以除了農村的老中醫,根本找不到,真正以病人為主的醫生了.我們醫院就有一個中醫,家里開了個藥店,下班就在家里出診,每個病人的方子都是洋洋灑灑一大篇.有些農村心臟有問題老太太經常背著半袋子藥(50斤大米的袋子,半個月的藥量.而且不吃個兩三個月是好不了的.
可不可以提高醫生診費,必需給患者藥方,(有些醫生怕患者自己抓藥,不讓患者知道藥方.)最好能規定什么病不多于幾味藥.
一家荒唐之言.那些經常出國考察的人是不會理會我們老百姓說什么的.
-----------這是個實在問題!
很多農村的診所,采用競價方式承包給個體醫生,一年要上交村委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像我們村一千來口人,三個診所,大病到醫院,感冒發燒才到村診所看,這需要平均每人每年感冒三次,要三千人次就醫,每人每次治好感冒花100元,總共才三十萬,如果給開幾十元的中藥,則連承包費都掙不出來,所以原來的中醫都不給開中藥,感冒發燒先打吊瓶。有些不良醫生前三天液體里加抗生素、病毒唑,再兩天就是純鹽水,然后再加藥,原來三五天就好的病,現在一周也好不利索!
醫藥衛生本是一個公益事業,需要善心!將醫藥衛生當做一個獲取利益的產業來改革,不管如何改,早晚會失。!
[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09/11/12 07:42 編輯 www.businessschoolforlawyers.com/jianyan/]